石涛画论: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

2000-05-16 19:26:00 来源: 国家一级美术师官方网站
【字体: 打印
[摘 要]《苦瓜和尚画语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而深刻的绘画美学著作,也是石涛绘画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是一本专论山水画的著作,书中有许多革新独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本文针对书中所表现出的“书画同源”思想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艺术实践。
[关键词]石涛; 书画同源; 《画语录》

石涛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和美学思想影响深远的艺术家和美学家,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 简称《画语录》) 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专著中的经典之作。从此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书画同源”的思想。本文就石涛画论中所蕴含的书画同源思想进行论述。

1.书画同源思想的诞生
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在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笔墨的运用上有共同的规律。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先提出了“书画同体”这个命题,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书画同源。在原始时期,书法和绘画还未形成两种独立的艺术或文化形态,那时书画是不分的。据记载,萌芽时期的书法和绘画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传说中的庖牺氏和黄帝发现并由黄帝的史官描摹下来的洛书、河图; 仓颉以洛书、河图为原型,并根据天文和地文加以扩充、确定的带有绘画形态的文字。过了很长时间,直到有虞氏模拟各种事物创造了旗帜和服装上的图案之后,绘画才得以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这些说法虽然有些荒谬但是也有合理的地方。中国文字的象形特征既确定了早期书画不分的事实,也蕴含了书画创作都是形象创造的思想。东汉书法家蔡邕说: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起若卧,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未之书也。”[1]宋代的郑樵也说:“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 画取多,书取少。”书法和绘画虽然在直观形式上有形、象、多、少之别,但源头是一致的。宋代大画家米友仁也说: “子云以字为心画,非穷理者,其语不能至是。画之为说,亦心画也。”可见书画同源一说是可取的。我们读了《苦瓜和尚画语录》也能看出石涛书画同源思想的一些端倪。
 
2“一画论”下的书画同源
石涛在《画语录》中拈出“一画”作为其核心,揭示出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审美本质,这对中国古代美术的贡献很大。在“一画论”下我们也能看到石涛的“书画同源”思想。
2.1 道的哲学基础
《画语录·一画章》的开始,石涛就揭示了道家文化与“一画”的渊源关系。他说: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2]“朴”等同于“道”,“道”作为宇宙的本原,“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同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3]。石涛用“一画”作为他艺术思想的总概念,贯通了道家的精神。2. 2 具体书画中的一笔一画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是靠一笔一画开始,而又以一笔一画结束。从起源上说,一画侧重于起笔,其次才是行笔和收笔。从石涛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每一笔都是在用“一画”去表现有形的自然,抒发自己无形的思想感情。
张怀瓘在《文字论》中云: 文则数言,乃成其意; 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简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4]。这“书则一字乃见其心”与石涛的“一画论”是相似的,这一画、一笔便能体现古人所崇尚的简易,故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到王子敬能为 “一笔书”。一画的线条也并非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流动的、富有生命的和表现力量的美。可见书法绘画中具体的一笔一画也是相通的,都是人们的审美心理使然。
 
3.有法无法下的书画同源
3.1 不拘一格,我自用我法
石涛的书法学习之路主要是由学“二王”上追汉魏古碑。他多涉猎楷书、行书和草书,其楷书多用方笔,行书多具有隶书的意蕴,草书主要学张旭、颜真卿,他也会写一些苏轼的草书。他在博采众长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创新。他对自己不欣赏的书家字体也进行深入研究。这种态度使得他能够一扫当时书坛仿古习气,独树一帜。
3.2 技法观上的同法
石涛是清初四僧之一,不仅在绘画领域的地位很高,而且对书法也有较高的造诣。书法和绘画在运腕技巧构图及墨法上都有相通之处。
运腕是书画的基本技能。运腕虚灵则画面有转折变化,形象就不呆滞或含糊; 运腕实则画面就沉着而透彻; 运腕空灵就有飞舞悠扬的效果。
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讲究布置、安排。在绘画中叫做布局或经营位置,在书法中叫做章法。石涛认为 “三叠”“两段”的构图是有缺点的,他认为在正确运用笔墨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整幅作品的整体感,就可以使三叠、两段的构图方法加以改善和提高。
墨法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重要内容。潘天寿说: “笔不能离墨,离墨则无笔,墨不能离笔,离笔则无墨,故笔在才能墨在,墨在才能笔在。盖笔墨两者,相依则为用,相离则俱毁。”黄宾虹也主张“墨中有笔,浑厚华滋”,就含有笔墨相融合的意思。
 
4.重识尊受下的书画同源
4.1 笔非生活不神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潜心观察和体验是都不可能出神入化的。因此“师造化”对于书画而言都是重要的。
如果不能够从生活中学到用笔的真谛,则不会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來。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于康熙三十年,是石涛 50 岁时在北京所画,是其山水画中的精品。全图气势奇险,笔墨非动,苔点繁复,皴法稠密,画胆惊人,用坚实凝重变化多端的线条勾勒奇峰,线条灵活而富有生气。作者以其难得的细笔一层层勾勒,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尤其是点经由干、湿、浓、淡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整幅画面显得苍莽凝重,深得后人兴趣。
4.2 墨非蒙养不灵
“蒙养”一词是石涛画学的独特术语,来源于《易经》“物之生必蒙”和“蒙以养正”等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山川接受天地的蒙养之恩,必然表现于山川的形貌和精神中,如云气,亦谓蒙养[3]。
黄兰坡认为,蒙养指技巧修养。这种观点许多人也认同。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如果不进行潜心的技巧训练就不可能出神入化。明朝的谢缙在《春雨杂谈》中也提倡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书画都要求潜心训练,不能仅仅靠天赋才能。蔡襄也认为天资和学历是构成书法神气佳妙的两个因素。

【我要纠错】作者:秦琴,马海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