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的魅力公共艺术精品长廊

2018-08-13 14:53:54 来源: 国家一级美术师官方网站
【字体: 打印
  杭州中山路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这座城市的兴衰与业态的更新都融入其中。中山路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改造项目是2007年启动、2009年完成的杭州市城市建设重大改造项目,确保把中山路打造成中国城市品质生活的第一街。
  其中的“公共艺术精品长廊”部分是由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创作设计的。据悉,从设计、创作到制作完成,前后历时近3年之久,期间他带领中国美院项目团队做了200多个方案,最后包括二期工程里在中山南路设立的部分作品才选定了十几组,如《杭城九墙》、《四世同堂》、《南宋名人园》、《孙中山像》、《活字印刷》、《百工百业》、《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东坡美食》等。房子与街道的变迁固然重要,令人欣喜的是,市民对于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至今,中山路设置的公共艺术,依然是展现杭城老底子味道和记忆的亮点。
  最灵动的一笔 引水入街
  说到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引水入街”概念的提出与实施不失为中山路街区综合保护与改造中最为灵动的一笔。杨奇瑞介绍说,“引水入街”不是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而是一种理念、是一个大公共艺术的概念。作为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他有着独特而精准的理解,“杭州是灵秀之地、山水之城,但是除了西湖之外,水的意象并不多见。然而城市中不能只有西湖水,水的意象应该随处可见。”并且,最终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把活水引入城市街区,实现了其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
  中山路十几组作品中有常见的艺术形式,如铸铜、石雕、不锈钢作品,这种制作方式和艺术形式往往是轻车熟路、一劳永逸的。另外,也有探索创新的艺术形式,如杨奇瑞的《杭城九墙》系列,作品材料很朴素,收集了南宋、民国以及老巷子的待拆的老墙,以及断了手柄的旧式茶壶、老式自行车等等,杭城很多回忆都在里边。从调研、考察、收集现成品与废弃品,再到现场制作,以及之后长期的保养与修护都使得这件作品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杨奇瑞谈到这组作品时说,“1990年代以来,我本人一直在思考艺术与城市变迁的关系,创作了不少相关作品,《九墙》作品的创作是否创新,要看大众对它的反应和评价。作品不是为了艺术创新而创新,不是为了艺术形式而艺术形式,它确确实实来自于生活和地缘,来自于根土。”
  除了作品具有非常规的艺术语言,杨奇瑞说,“它还用一些废弃物告诉人们,其实城市在吐纳、抛去过去的同时,有些没来得及思考的东西被扔掉了,现在再捡回来,以艺术方式重新呈现,让人怦然心动。这不光是艺术问题,还是哲学问题。什么是新,什么是旧?什么时候该扬,什么时候该弃?我也希望会有启发的意义在里面。”
  《四世同堂》的特性与审美
  当作品进入到公共空间,作品跟城市应该达到怎样的融合度?什么样的艺术品是好的公共艺术?谈到公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杨奇瑞坦言从某种角度上讲,公共艺术的最大魅力也许就在于它的地缘性。“地缘不代表狭隘的认识,不是低级的附和,所谓地缘性就是要看这件艺术作品是否阐发了地缘所特有的个性,能不能产生大众的共鸣和共识。公共艺术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基础的要求。”
  另外一件作品《四世同堂》,让外地人看了多了一份了解度,杭城本地人看到多了一份亲切感,使中山路这条具有杭州老底子味道的街区无疑又增加了些许内涵和底蕴。
  “中山路改造中《四世同堂》这件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不是纪念性人物、偶像人物,而是老百姓自己。我选取了世代居住在这条街上的后来在改迁中搬迁的一户人家,他们几代人住在这里,曾经见惯这条街历史变迁的风景,然后他们又作为雕塑,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这里面有诗性和审美,还有社会生活五味杂陈。”杨奇瑞感慨道。
  如何看待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公共艺术在空间改造中发挥什么作用?“杭州的巷子里边,住着许多户人家,以前擦肩接踵的空间很拮据,但是也有它温馨的一面。在时代的发展、城市的更新中,坚守与拓新是城市发展永久的命题和必然的趋势。历史、地缘、文脉、乡愁、记忆,其实在这种趋势和必然当中总是存在着消解和消逝。在更新和拓展的同时,随之损失的也有许多。艺术审美和价值、城市记忆和乡愁,就在我们丢弃的物件载体里。这些都是联系人心人性、意味深长的有温度的记忆。城乡街区改造就是将过去、现在关联起来、呈现出来,在改造中并不是一味地讲新。”杨奇瑞解释说。
  “淡妆”才是杭州的基调
  当记者问及杭州城市地标性的公共艺术是否存在时,杨奇瑞坦率地回答说,杭州的公共艺术作为装饰环境的作品不少,大部分得体和适度,但是也不乏重复和借鉴、挪用别人的艺术形式。那些独立的具有真正公共艺术价值和意义的作品不多,具有标志性公共艺术意义和价值的作品很难出现。“如今城市灯光秀大面积地占领了杭州的城市空间,宁静、优雅的城市气质与品味被改变了不少。不分昼夜的喧嚣与喧哗的感觉有种不夜城的效果,全国有经济条件的似乎都有相同的追求和做法。这种表面上的美满祥和、喧闹与富足到处都是,跟别人一样做,牺牲的就是杭州独特的美学特征。固然杭州自古就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誉,‘淡妆’才是杭州的主调,而不可强施‘粉黛’。即便当下流行的灯光秀,也应分时间、场合、地点,而不能全面覆盖,形成‘不舍昼夜’的效果,这是需要我们反思和警惕的。”谈及杭州公共艺术的整体情况,杨奇瑞显得比较谨慎与警惕。
  寻找独创与受众的融通点
  谈到当下公共艺术设置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时,杨奇瑞说,“公共艺术终归要落在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拥有者不是艺术家自己的私宅地。因此,政府和大众的接受度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所以,于艺术上很高深、特立独行的作品,在实践中,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以及公共空间业主和大众的认同与配合,是很难实现的。总的来说,独创性的艺术总会有一些风险。”“除此,还面临着公共艺术的一个悖论。一方面,不能为了满足大众的趣味,放弃探索与创新,放弃艺术家自己的追求和独立艺术品格的存在,获得一种安全。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使命和价值又在于它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这两者之间怎么协调,始终是个矛盾。”他接着回答说。
  目前,杭州能用艺术诠释地缘性的作品不多,图解式的呈现过于简单,要用艺术独特的语言来阐释出来。公共艺术的难度还在于艺术的创新和深度、一语中的的艺术语言个性,以及在公共空间百看不厌的耐读性,这些融合在一起是比较有难度的。
  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公众对作品设立后的效果的接受度以及公共安全与保养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有些创作还是难以实现。如此,做公共艺术更要有一点冒险精神和牺牲精神,还要有自己的坚守!正如杨奇瑞所说,“相信艺术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融通点的,众口难调的问题一定能够通过艺术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在于你能不能担当。同时,艺术也应该有它的能力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要纠错】作者:专栏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