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不为名利之争,生活贫苦时以卖卜为生,绘画才情极高!

2010-03-19 08:22:00 来源: 国家一级美术师官方网站
【字体: 打印

摘要:元代是中国社会历史中的一段特殊时期,蒙古族政权统治社会形态下大批汉族文人选择退隐生活或者终身不仕,以书画艺术抒怀遣兴,元代山水画作品中出现的大量渔父绘画形象是画家遁世隐逸情怀的图像隐喻,吴镇山水画作品中的渔父绘画点景艺术形象是元代画家隐逸思想的典型艺术形态。
 

关键词:吴镇;山水画;渔父;隐逸情怀

 

1 吴镇生平述略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之一,早年曾与其兄长吴元璋一起随毗陵柳天骥读书,研究“天人性命之学”,中年之后主要过着隐居生活。吴镇志向高洁,性格孤傲,尤不喜与达官贵人来往,是典型的古代隐逸之士,吴镇无心为官,不为名利之争,绘画才情极高,但是又不鬻画,生活贫苦时曾以卖卜为生。吴镇山水画作品中常常描绘渔父绘画点景形象,渔父形象一定程度上隐喻着画家一种遁世隐逸人生情怀,吴镇山水画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是“只钓鲈鱼不钓名”的真隐之士,代表了画家的一种隐逸人生理想。
 


2 渔父的涵义与元代社会

“渔父”在中国社会历史中属于一种独有文化现象,对渔父形象的描述之辞 初见于先秦《离骚》《庄子》。在《楚辞·渔父》中,作者借助屈原和渔父形象诠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处世态度,一种是以屈原为代表的积极入世与正直无私,另一种则是以渔父为代表的随遇而安与独立遁隐。作者的本意是以渔父衬托屈原的高洁品行,同时确也从侧面塑造了渔父卓尔不群、淡然处世的精神形象。

中国山水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渔父绘画形象,是一种隐逸文化精神的图像艺术表征,也是画家隐逸情感的直接绘画形象表达。盛东海先生认为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是“象征意义的形象”也是此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关于渔父形象的描述,其寓意与绘画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指代意义相似,皆是以此指代隐逸之士,隐喻一种超然不群、孤独清高的精神志向。所以,渔父一词成为隐逸不仕和节操清守的代名词,文人每不得势时常以渔父自喻。

 

元代山水画作品中渔父绘画形象的大量出现,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其一,封建农业社会的生产形态,决定了人们对渔业的依恋感情,这是影响元代山水画作品中渔父绘画点景形象大量出现的社会原因。渔父者,以舟为伴,以渔为业,是一种缓慢、自由、安静的农业生活生产方式,也是 亲近水的农业生产方式。《老子》所言“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任方圆”的人文精神与元代隐逸文人理想一致。其二,元代异族统治的社会形态导致文人们的群体隐逸思想与渔夫身处江湖之远、与世无争的人生理想一致,这是影响元代山水画艺术中渔父形象大量出现的历史原因。

 

因为元代社会由蒙古族统治,汉族文人画家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遭受排挤、压制,即使身居庙堂之上也有无可奈何之时!面对现实生活的郁结心情,画家们以绘画寻求自我精神解脱,山水画艺术形式描绘自然山川美景, 能传达文人们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理想环境,元代山水画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可以说就是画家自由人生理想的艺术形象表达。事实上早在北宋时期,郭熙的《林泉高致·画意》中就有引诗曰“:钓罢孤舟系苇梢,酒开新瓮鲊开包。 自从江浙为渔父,二十余年手不叉。”意思是,自从做了渔父,二十余年不向人拱手作揖,足见渔父在当时就已经是一种自由精神形象代表,同时也透漏出画家追求自由的理想生活志趣。在古代封建社会,山水画中的渔父点景艺术形象,显然已经成为画家寄托自由精神的一种艺术化人物形象,这种人物形象在元代的山水画艺术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元代山水画的创作主体是文人画家,并且多是隐逸文人或是具有隐逸思想的文人,山水画是直接指向文人画家个体情感表达的绘画艺术形式,山水画中作为点景的渔父形象是文人理想生活的艺术化图像形式。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讲“:人与自然那种娱乐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即是点 着负薪的樵夫、泛舟的渔夫,也绝不是什么劳动颂歌,而仍然是一幅掩盖了人间各种痛苦和不幸的、懒洋洋的、慢悠悠的封建农村的理想画。”元代山水画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是画家在绘画形式中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思想追慕,渔父绘画形象也是文人画家们在面对现实世界苦闷时的自我情感补偿绘画艺术形象。李希凡则讲道“:文人一而再而三地画‘山居’‘渔隐’,就是企图永远生活在宁静的大自然中。”
 

3 吴镇山水画中的渔父

渔父形象在元代社会背景下,已经成为文人退隐精神的自况艺术形象表征,元代山水画作品中出现的渔父绘画形象,也是元代特殊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绘画形式在吴镇山水画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吴镇一生中画过很多名为《渔父图》的山水画作品,其中都是以渔父为山水画点景形象的绘画作品,画中通过描绘渔父形象抒发个人孤独遁隐的人生情怀。

 

【我要纠错】作者:魏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